“陛下既已出手……”
刘伯温低声自语,袖中的手缓缓握紧。
“那我刘伯温,还有什么可顾忌的!”
此事,他终于可以放心了。
……
数日之后。
御花园里。
晚风带着花香。
亭中设下一桌不算奢华却足够精致的家宴。
朱元璋换下龙袍,只着一身深色常服。
马皇后坐在他身侧,笑容温婉。
朱标则恭谨地陪坐在下首。
而坐在他们对面的,正是从滁州赶来的朱六九和他的儿子朱桓。
朱六九穿着一身崭新的绸缎衣服,脸上布满皱纹,眼神浑浊而朴实,一看便是常年劳作的老农。
旁边的朱桓则截然不同。
约莫三十上下,面容白净,眉眼带笑,举止斯文有礼,穿着一身青衫,俨然一副读书人的君子模样。
“老哥哥!”
朱元璋一见朱六九,便主动起身迎了上去。
那双平日里锐利如鹰的眼睛里,此刻竟漾着真切的笑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。
他一把抓住朱六九粗糙的手,用力摇了摇!
“咱可想死你了!一路上辛苦了吧?”
朱六九亦是激动连连的紧握住朱元璋宽厚的手掌。
“咱也想你啊!”
朱元璋笑着连连点头,拉着朱六九入座,目光在他脸上细细打量。
“快坐快坐!”
朱六九惴惴地坐下,抬头仔细看了看朱元璋,眉头皱了起来,带着浓重乡音的口吻说道。
“重八啊,你这脸色……咋瞅着有点憔悴?是不是没睡好?”
这话一出,旁边的朱标和马皇后都微微一愣。
敢这么直呼皇帝名讳,还这般品头论足的,普天之下恐怕也就这一位了。
朱元璋却丝毫不以为忤。
反而哈哈大笑,拍了拍朱六九的手背。
“老哥哥眼毒啊!”
“可不是嘛,这皇帝看着威风,操心的事多着呢!”
“天天批那些奏折,看得咱头昏眼花,哪能睡得好?”
朱六九闻言,竟叹了口气,摇着头,真心实意地感慨。
“唉,人人都说皇帝好,享不尽的荣华富贵。”
“可咱看啊,你这日子,还不如咱在乡下过得自在舒坦哩!”
“至少咱想啥时候睡就啥时候睡,想溜达就溜达!”
这话说得太过直白,甚至有些“大逆不道”。
朱桓在一旁脸色微变,轻轻拉了拉父亲的衣袖。
马皇后连忙笑着打圆场。
“老哥哥这是心疼重八呢。”
朱元璋却只是摆了摆手,脸上依旧带着笑,只是那笑容深处,掠过一丝只有他自己才懂的疲惫。
“老哥哥说的是大实话,咱听着亲切!”
“来,喝酒,吃菜!”
他亲自给朱六九布菜,语气关切。
“老哥哥,这些年,在老家过得咋样?缺啥短啥不?”
提到这个,朱六九顿时来了精神,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。
“好!好着呢!”
“托重八你的福,每天都是大鱼大肉,都快吃腻歪了!”
他指了指身旁的儿子,满是骄傲。
“桓儿这孩子孝顺!”
“知道咱嘴刁,天天让厨子给咱变着花样做,比那大酒楼的饭菜也不差!”
朱元璋笑着点头,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一旁垂首恭立的朱桓,那笑容里掺杂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意味。
“老哥哥过得好,桓儿又如此孝顺,咱这心里啊,也就踏实了,放心了。”
他说着,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感慨。
他放下筷子,望向亭外沉沉的夜色,声音低沉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