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决定,不急于采取任何过激行动,更不能直接去触碰朱六九本人。
他要做的,是先把情况彻底摸清楚!
将这些挂在朱六九名下的田产,其来源、其现状、其实际掌控人,以及是否存在欺压百姓,逃避税赋等情事,尽可能详细地调查清楚!
他要准备一份尽可能翔实,证据确凿的奏报。
将所有的利弊,所有的可能性,都清晰地摆在陛下面前。
最终如何决断。
是严惩不贷,还是网开一面……
这个权力,必须交还给陛下本人!
他刘伯温可以冲锋陷阵,可以背负骂名。
但这把“火”,绝对不能由他来点向陛下的至亲!
他只能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和情况的呈递者。
将这道最难解的题,原封不动地送回到出题人的手中。
想明白了这一点,刘伯温压下心中的万千思绪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,开始就着昏暗的灯火,一字一句地重新核对,分析那些复杂的田亩数据。
试图从字里行间,找出那隐藏的真相和可能存在的罪证。
这一步,他必须走得万分谨慎,如履薄冰……
……
数日之后。
叶府。
书房内,茶香袅袅。
朱标与叶凡相对而坐,悠闲地品着杯中清茗。
气氛与外界那因国债暴跌而引发的恐慌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窗外隐约传来市井的喧嚣,似乎比往日多了几分惶急。
但在这方小天地里,只有茶水注入杯中的轻响和两人平静的呼吸。
“老师,最新的消息,国债价格……已经跌回原点了。”
朱标轻轻吹开茶沫,语气平淡,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。
但他眼底深处那一闪而过的锐利光芒,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。
叶凡呷了一口茶,慢悠悠地放下茶杯,嘴角噙着一丝了然的笑意。
“跌回原点好啊。”
“泡沫挤干净了,水落石出,才知道谁在裸泳。”
他抬眼看向朱标。
“咱们的永昌侯、曹将军他们,这会儿怕是热锅上的蚂蚁吧?”
朱标闻言,脸上终于忍不住露出一抹畅快而冰冷的笑容。
“何止是热锅上的蚂蚁!”
“据东厂回报,蓝玉为了追高,不仅押上了所有浮财,更以其名下多处田庄、店铺作抵押,向钱庄借了巨款!”
“曹震等人亦是如此,甚至有人不惜变卖祖产!”
“如今价格一朝打回原形,他们……怕是血本无归,债台高筑了!”
他顿了顿,语气中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从容和巨大的收获感。
“粗略算来,此番操作,东宫不仅毫发无伤,反而借着他们的贪婪,平白净赚了……不下百万两白银!”
百万两!
这个数字,即便是朱标,说出来时也感到一阵心惊肉跳。
这几乎是不费一兵一卒。
从那些盘踞朝堂多年的勋贵身上硬生生剜下来的一块巨肉!
叶凡对此却似乎并不意外,只是淡淡点评道。
“金融之刃,无形无影,却可抵千军万马。”
“殿下此番,算是初窥门径了。”
然而,畅快之后,朱标眉头微蹙,放下茶杯,语气变得认真起来。
“老师,淮西勋贵咎由自取,不足为惜。”
“但国债之事,终究是朝廷信誉所在!”
“如今价格暴跌,虽主要收割的是那些投机之辈,但难免也会波及少数跟风的寻常富户,甚至可能引起市井百姓对国债的恐慌。”
“长此以往,若百姓对朝廷发行的国债失去信任,将来朝廷若再想借此筹措款项,恐怕就难了。”
“学生思虑,是否……应由学生亲自出面,稳定一下民心,至少要让这国债价格,回归到一个合理、稳定的区间?”
他看向叶凡,眼神清澈而坚定。
“国债,终归是要真正惠及朝廷,惠及百姓的利器,不能因一时之策,而毁了其长远根基。”
叶凡听着朱标的话,眼中露出赞许之色。
这位太子,能在巨大的胜利和财富面前保持清醒,想到长远和根本。
这份心性和远见,已然难得!
他点了点头,肯定道。
“殿下能想到这一层,实乃大明之福。”
“不错,收割的目的已经达到,接下来,正该是殿下出面,拨乱反正,重塑信心的时刻。”
“此举,既能彰显殿下仁德,顾念朝廷信誉,又能将此次金融风波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,一举多得!”
得到叶凡的肯定,朱标心中最后一丝犹豫也烟消云散!
他霍然起身,整了整衣袍,脸上恢复了储君的沉稳与威仪,眼中闪烁着承担责任的光芒。
“老师所言极是!”
“那学生这便回宫,安排人手,准备出面稳定市面,给这国债,定一个公道!”
说完,他对叶凡拱手一礼,不再停留,转身大步离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