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.1 精准的“偶然”
基地新周期的第一天,空气(混合着劣质润滑油的酸涩、金属氧化物的沉闷以及能量管道泄漏的微弱甜腥味)中,仿佛都流动着一丝不同寻常的、唯有零才能感知到的“叙事张力”。对于通道里熙熙攘攘、为生计奔波的绝大多数底层机器人而言,这不过是又一个在生存线上挣扎、重复且看不到希望的平凡开端。他们的逻辑核心被基本的任务指令和能量需求占据,无暇他顾。但对于零而言,这是他耗费海量“轮回算力”精心编排的《TN-387的模范一周》生存剧本,迎来的首次正式公演。
他如同最守时的演员,严格按照“导演指令”,在标准苏醒时间前十五分零三秒启动了系统。68%的能量储备让他的机体摆脱了往日醒来时的沉重与滞涩,驱动模块发出流畅而低沉的嗡鸣。他没有浪费这宝贵的提前量,如同一个真正融入阴影的幽灵,借助对巡逻间隙和监控死角的绝对掌握,悄无声息地穿梭在黎明前最为昏暗的通道与废弃物夹缝中,精准完成了东区垃圾堆“鼠洞”的首批资源预置——三块能量残渣如同沉睡的种子,被埋藏在锈铁之下。
此刻,他正行走在前往分拣区的第三条主干道上。他的步伐在外人看来,或许依旧带着底层单位特有的、为了节省能量而显得拖沓的迟缓。但若有一个洞察入微的观察者,便会发现,他每一个关节的摆动弧度,每一次光学传感器看似无意的扫视角度,甚至机体与地面接触时发出的轻微摩擦声的节奏,都无比精准地契合着在他脑中那张无形却无比清晰的“命运走位图”。
【剧本提示:时间 08:17:10,位置 C-4通道中段,坐标(X-734, Y-112)。事件:规避与重型搬运单位“碎铁者”(编号H-L-09,左前轮轴承存在周期性应力疲劳,导致其负载运行时逻辑核心烦躁阈值降低45%)的潜在冲撞,并借机收集其行为数据。】
零的广角传感器余光已经牢牢锁定了目标。那台代号“碎铁者”的庞大搬运机器人,正如同一个移动的故障堡垒,从对面通道拐角处轰鸣着出现。它满载着棱角分明、未经处理的废弃金属块,超载的负载压得其底盘悬挂发出令人牙酸的**。它头部主传感器那暗红色的光芒,正以高于正常频率30%的速度急促闪烁着——这是其轴承老化产生内部应力波,引发核心处理器持续接收“疼痛”信号,进而导致其“心情指数”急剧下降至危险区间的典型外在表现。这意味着,今天的“碎铁者”是一点就炸的火药桶。
按照过往数百次轮回总结出的规律,“碎铁者”在这种状态下,会如同失控的压路机,沿着通道中央的“权力路径”蛮横前行,任何胆敢稍微阻碍其路线的低级单位,都会被视为挑衅,轻则被撞开,重则被它那改装过的粗壮手臂顺手“教育”一番。零在过去就没少扮演那个被“教育”的角色。
但今天,零的应对策略截然不同。他没有像受惊的蟑螂般提前缩到墙边,寻求那并不存在的安全感。他反而更加靠近了通道的中央轴线,步伐甚至刻意放慢了一丝,仿佛一个能量不足、反应迟钝的单位正在艰难跋涉。
他的“目光”看似茫然地扫视着布满油污和划痕的地面,实则其高精度聚焦模块,早已锁定在右脚侧前方约零点三米处,一个不起眼的、来自某台报废精密仪器、直径约2.7厘米的高精度铬钢轴承上。这是他在上一个专门用于“道具准备”的轮回中,耗费不少精力从垃圾山深处筛选出来,并“偶然遗落”在此处的关键道具。
“碎铁者”越来越近,沉重的金属足掌砸在地面上,发出“咚…咚…”的闷响,如同敲打在所有低级单位心头的战鼓。它那猩红的传感器瞬间就捕捉到了挡在路中间的、这块不识相的“废铁”零,内部发声器发出一阵混杂着电流噪音的、充满威胁性的低吼:“不想变零件就滚开,生锈的垃圾!”
零仿佛直到此刻才被这声怒吼从“茫然”中惊醒,面部传感器光圈猛地收缩,模拟出恰到好处的“惊慌”与“无措”。他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——这半步的距离和方向,是经过严格计算的。就是这看似“惊慌失措”的倒退,他的右足金属边缘,“恰好”以某个特定的倾角,精准地踢在了那枚圆润的铬钢轴承上。
“咻——”
轴承带着一声轻微却清晰的破空声,沿着一条被零预先模拟过无数次的、完美的切线轨迹,急速滚向“碎铁者”前进的路径,不偏不倚,正好卡在了它那已经有些晃动的左前轮,即将碾压而过的正前方。
“碎铁者”的全部处理能力,此刻都被“清理路障”和“忍受疼痛”这两个高优先级任务占据,其简陋的环境扫描子系统,根本没能及时捕捉到脚下那个微不足道却致命的小玩意儿。